日前,陜西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余鵬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月底以來,我省哨點醫院的門急診中流感樣病例明顯增多。在此提醒廣大群眾:關注個人健康,了解流感基本知識,及時接種疫苗,提高流感防控能力。
記者:流感和感冒有哪些差異?
余鵬博:致病原不一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
季節性不一樣。流感有明顯的季節性(我國北方為10月至次年3月多發);普通感冒季節性不明顯。癥狀不一樣。流感的典型癥狀為發熱,可高達39—40℃,可伴有寒顫,全身癥狀重,頭痛、肌肉痛、乏力;普通感冒一般不發熱或輕、中度熱,以鼻部癥狀為主,打噴嚏、流涕、鼻塞,全身癥狀輕或無。危害性不一樣。流感一般發病3至4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孕婦可合并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發癥,可發展為重癥甚至死亡;普通感冒并發癥少見,一般5至7天痊愈。
記者:流感病毒在哪里?流感一般從哪里來?
余鵬博: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和動物身上,尤其是禽鳥類、豬、馬等常見動物。常見的來源于人并感染人、在人際間傳播的流感病毒有4種,分別是甲型的H1N1和H3N2、乙型的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還有來源于動物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染的流感病毒,最常見的是人感染禽流感,比如H5N1、H7N9等。流感病毒在人群間、動物間、人群和動物間傳播并持續存在,會發生感染是因為接觸到了病原。
記者:流感的主要防控措施都有哪些?
余鵬博:個人防控的具體措施包括: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注意通風;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咳嗽、打噴嚏時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流感流行期間,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若到公共場所應戴口罩;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近期早晚溫差較大,應避免受涼,及時增添衣物。
近期,人們到野外踏春賞花的頻率增加,與野外禽鳥及其排泄物接觸的機會也相應增多,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不能忽略。
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應做到:不接觸活禽及其糞便,不去交易活禽的農貿市場;少去野外,不接觸野鳥;注意廚房衛生,用砧板時要生熟分開,做飯做菜一定要燒熟煮透。
記者:哪些人是流感的高風險人群?
余鵬博: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是抗體持續6至8個月后會逐漸下降。流感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孕婦、5歲以下兒童(2歲以下者更易發生嚴重并發癥)、65歲及以上老年人以及其他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
記者:接種流感疫苗有哪些好處?為什么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
余鵬博:接種流感疫苗是有效預防流感的最佳手段。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至2個月可接種流感疫苗,流行季在疫苗可及的情況下也可接種。接種流感疫苗可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襲,減輕癥狀;保護接種者及其家人、朋友,防止出現嚴重的流感癥狀;保護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嬰幼兒和孕婦等,防止因患流感而引起各種并發癥;降低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病患者因流感住院甚至死亡的風險。
流感疫苗每年都應接種的原因是:人體對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會隨時間衰減,衰減程度與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疫苗抗原等因素有關;接種滅活流感疫苗6至12個月后抗體水平會顯著降低,上個季節的流感疫苗接種者(或感染病毒者)中,目前多數人的免疫力已下降,不足以預防下一年度的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變異性明顯,每年流感疫苗篩選推薦的病毒株可能不同。
記者:如果有人疑似發生了流感怎么辦?
余鵬博:早發現,早治療。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呼吸道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并進行流感病原學檢測,及早發現、確診流感或人感染禽流感,及時診斷和治療。
記者 張家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