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產業
黃河漂流
農特產品
民營企業 閆景 攝
記者 閆景 馬騰
2023年,吳堡縣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努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實力吳堡、美麗吳堡、幸福吳堡”。
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2%、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7.5%。
抓項目促招商 蓄積發展動能
人勤春早開工忙,重大項目挑大梁。2月8日,吳堡縣舉行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4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7.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3億元,涵蓋生態、產業、民生、基礎設施等領域,建成后將進一步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今年,該縣將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緊緊抓住重點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科學謀劃、搶先抓早,全力推動各類項目加快建設。通過組合實施領導包抓、專班推進、前期手續掛牌限時辦理、每周項目工地現場協調、每月整體督查調度的工作機制,推動重點項目按計劃開工實施。同時,相關審批單位主動服務、并聯審批、事前承諾、限時辦結,以高效快捷審批助力項目落地。
與項目建設同步發力的還有招商引資。該縣將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打造園區平臺,實行定制化廠房,合作建設“飛地園區”,充分挖掘民間投資潛力,激發民營企業投資熱情。圍繞市、縣的產業和資源優勢,實行全員招商、上門招商、對接洽談。加強招商政策宣傳推廣,吸引客商投資,不折不扣兌現優惠政策,以延鏈、補鏈、強鏈招商項目的接續落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該縣將推廣運用“吳優辦”小程序,加大“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力度,確保清單事項100%網上可辦,實現“審批不見面、辦事不求人”。圍繞企業、群眾辦事挖掘更多便民利企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真正實現“線下一門進、線上一網辦、最多跑一次”的15分鐘政務服務便利圈。暢通12345便民服務熱線,優化“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綜合監督作用,打造“行政審批更快、辦事效率更高、服務工作更優”的營商環境。
穩住農業基本盤 開創振興新局面
農業興則根底強,農民富則國家盛。2023年,吳堡縣將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持續提升脫貧成效,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打造宜居美麗鄉村,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該縣將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下功夫,扎實開展“防返貧、守底線”專項行動,規范運行防返貧監測信息平臺,建立月度監測數據通報制度。整合涉農資金不低于1.6億元,支持發展農業產業和村集體經濟,不斷增加群眾收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落實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政策措施,守牢“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底線。穩步推進“三變”改革,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持續增強農村發展后勁。
同時,按照優勢產業擴面提質、特色產業穩面增效的思路,打造“3+X”產業體系,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今年,吳堡縣計劃新建梨園4000畝,力爭青梨栽植規模突破1萬畝;新建桑園300畝,改造低效桑園1000畝,養蠶穩定在1100張左右;改良紅棗2800畝,嫁接酸棗550畝,林下種植中藥材1.5萬畝,推行棗林整體流轉和規模經營,持續提高紅棗效益。
此外,圍繞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目標,以景區景點、沿黃迎坡面、城鄉道路、裸露山體綠化為主,實施全域綠化。集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創新長效保潔機制,統籌推進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讓農村更加干凈整潔。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開發貼近群眾需求的服務項目,為鄉村振興強基賦能。
打造精品景點 擦亮旅游品牌
“很早就聽說吳堡溫泉不錯,這次和朋友專程過來體驗,泡在熱乎乎的溫泉里,養生又減壓,果然名不虛傳!”近日,來自山西的李女士在體驗完吳堡溫泉后感慨道。
作為吳堡縣重點打造的旅游度假風景區,吳堡溫泉景區位于寇家塬鎮橫溝村黃河岸邊,項目建筑面積1.42萬平方米,主要功能區涵蓋景觀廣場、溫泉娛樂中心、兒童戲水區、室外游泳池等。吳堡溫泉被認證為“優質珍稀溫泉”,憑借著優質的泉質和服務,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不少游客慕名前來。
今年,該縣將把文旅產業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產業,打造“一文一武”“一河一泉”精品旅游景點。其中,“一文”即柳青文化園,建設書吧、游客服務中心等,挖掘文學內涵,完善服務功能,打造“文學陜軍”的精神高地,做響文學品牌;“一武”即吳堡石城,打造集武備文化展示、戰爭游戲體驗、劇本殺等為一體的全新體驗模式,構建文創產品展銷、基本商業等多業態格局,做活體驗旅游;“一河”即黃河漂流,盡快改造漂流碼頭,提升景區配套服務,開發更多體驗項目,做足黃河文化;“一泉”即橫溝溫泉,配建小型滑雪場,建設高端溫泉民宿,配套建設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做熱溫泉文章。
在優化旅游配套服務方面,該縣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推動沿黃公路升等改造,全面啟動岔上至辛家溝旅游環線公路建設,完善旅游標識、停車場、加油站等配套設施,加快配建4A級酒店和高端民宿,打造便捷完善的“硬環境”。開展講解員業務素質培訓,講好講活柳青精神、黃河文化、石城故事,全面提升景區服務“軟實力”。持續開展“百家旅行社、百人旅行團”走進吳堡活動等,發放旅游消費券,制定旅游線路攻略,不斷提升文化旅游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提升城市品質 增進民生福祉
今年,吳堡縣將按照“新區強基礎拓功能、老城提品質優環境”的思路,堅持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同步推進,打造黃河岸邊精美小城。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對最為集中擁擠的農貿市場和城建樓片區實施更新改造。結合全縣特色產業總體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圍繞寇家塬鎮“能源強鎮”、郭家溝鎮“產業新鎮”、岔上鎮“旅游名鎮”、辛家溝鎮“青梨之鄉”、張家山鎮“掛面之鄉”的定位,把特色小鎮打造成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
同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新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進度,推進教研教改,落實獎勵政策,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推進“全民健康保”,為鄉鎮衛生院配備一批急需的醫療設備,提升基層醫療救治能力。積極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開展定向就業培訓,加強務工信息服務,鼓勵群眾在園區就地就近務工。持續提高城鄉居民社保和醫療保險參保率,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
為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吳堡縣將下功夫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完善公共健身步道;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結合智慧社區建設安裝充電樁;新建和盤活停車位300個至500個;新建殯儀館和公墓;擴增寄宿制學位1000余個;增配縣鎮醫療服務設備;解決城區部分小區供水和排污問題;修繕城郊部分破損道路及落石路段;為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乘坐公交車服務。通過這十件實事,讓老百姓獲得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