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q36iv"><s id="q36iv"></s></dfn>

    <th id="q36iv"></th>
    <th id="q36iv"><address id="q36iv"></address></th>
    <th id="q36iv"><video id="q36iv"></video></th>
      歡迎進入榆林網!
      榆林傳媒中心主辦
      <
      >

      蓄能謀發展 逐夢躍新階——清澗縣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展望

      發布日期:2023-03-28 08:47
      0

       

      山地蘋果 

       

      發展養殖 

       

      政務服務 

       

      互助幸福院 郝彥豐 攝 

       

      義務理發 郝彥豐 攝

      使命如磐,實干開路;重任在肩,實績作答。2023年,清澗縣將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條主線”,聚焦退出全省后10位、GDP突破100億元“兩個目標”,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富縣、文旅興縣“三大戰略”,通過綠色養殖、林果種植、中藥材加工、盒馬縣建設“四輪驅動”,聚力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城鄉統籌、文旅融合、民生保障、安全穩定“六項重點工作”,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干在實處、爭先進位。

      今年,全縣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地方財政收入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8.5%。

      項目建設

      穩住經濟發展大盤

      發展為要,項目為王。今年,清澗將深入抓好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全力推動重點項目擴量增資,全年謀劃實施重點項目117個。在項目推進中,由分管縣級領導牽頭包抓,行業部門“一把手”跟進落實,要素保障專班提前介入并提供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過程服務,確保項目有序推進、按期完工。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培育之土。對此,該縣將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制定發布全縣統一的項目審批事項清單,進一步壓縮土地、林地審批和財政評審時限,全力破解行政審批手續繁、效率低等問題。同時,提高招商引資精準度,圍繞以紅棗、蘋果、紅梅杏、中藥材為主的林果產業,以小雜糧為主的種植產業,以黑牛、黑毛土豬為主的畜牧產業,以路遙小鎮、影視城、北國風光、太極圣境為主的文旅產業,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做到動態更新、精準對接。

      在園區建設上,清澗將打造“1+7”產業園區,通過一二三產融合園區示范帶動和7個功能園區協同推進,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發展,促進產業調結構、行業優布局、企業提產能。

      此外,將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制定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4個方面37條措施,針對現有87戶“五上”企業,“一對一”建立縣級領導包抓、縣直部門包聯制度,組建入企服務專班,打好“降、免、退、緩、貸”組合拳。

      產業轉型

      打造發展新增長極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清澗正加緊邁上農業強縣“快車道”。今年,全縣計劃完成糧食播種52.5萬畝,推廣旱作節水農業3.9萬畝,創建省級旱作節水農業示范縣;在寬州、石嘴驛等7個鎮(中心)40個行政村建成高標準農田1萬畝,改造提升1萬畝;在樂堂堡實施宜機化農田改造1萬畝,打造4000畝高標準小雜糧示范基地。

      今年,該縣將大力發展林果、畜牧產業,實現“創品牌、賣好價”。在黃河、無定河沿線紅棗優生區完成低產改造5000畝,實施精品園管護1000畝,打造鮮食棗園5個;在紅旗溝、上劉家川等4個村打造山地蘋果標準示范園3000畝,在郝家墕、樂堂堡等6個鎮(中心)嫁接改良紅梅杏1萬畝,并建成標準化盒馬紅梅杏基地和紅梅杏交易市場。健全完善邢家溝村萬頭黑牛養殖基地運營管理和聯農帶農機制,試點推開、全縣覆蓋,帶動5000戶養殖戶人均增收1萬元,全面打響“清澗黑牛”地方名優品牌。

      近年來,清澗把中藥材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積極引導農民種植。今年,全縣將對已栽植的7.4萬畝中藥材進行田間管護,及時開展病蟲害防治和補栽補植。在解家溝、店則溝等7個鎮(中心)新栽連翹、柴胡等中藥材2萬畝,在李家塔、雙廟河等8個鎮(中心)新栽酸棗8000畝,在老舍窠白李家河村新建中藥材產業園,在沿黃公路沿線打造78公里連翹觀光長廊。

      城鄉統籌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抓更新提質,讓城市更有“溫度”。今年,清澗將完成北街和農機廠、稍門坡、虎頭峁棚戶區改造二期建設,赤土溝、南坪、岔口3個片區老舊樓房改造和龍泉溝棚戶區改造基礎工程,建成黨校綜合樓、電力調度大樓、桂花園住宅樓、城市中心廣場等。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治理,將治理范圍擴大至折家坪、石嘴驛等重點鄉鎮和干道沿線,實現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延伸城區供水管網20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3萬立方米。實施清澗河生態修復工程,新建第三污水處理廠,配套建設管網9.6公里。

      促鄉村振興,讓農村更有“活力”。全年將整合涉農資金2.9億元,實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提升等9大類173個鞏銜項目。開工建設5.2公里路遙小鎮過境公路、18公里李家塔至大岔道路,新修220公里生產道路,硬化122公里入戶道路,完成238公里道路安防工程、9.8公里通村聯網路;新建蓄水池92座,新打機井30口,更換供水管網24公里,新建攔沙壩65座。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改廁1500座,爭創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縣。同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壩草沙”一體化生態修復,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6200畝。實施紅旗溝流域綜合治理,著力打造全市生態治理“清澗樣板”。抓好國土綠化五年行動,完成綠化造林2萬畝、飛播造林2萬畝,推動“淺綠”變“深綠”。

      文旅融合

      促進全域旅游升級

      今年春節假期,清澗旅游市場呈現“高點開局、消費紅火、強勁回暖”的喜人態勢,共接待游客22.3萬人次,實現旅游產值2000萬元,實現2023年經濟“開門紅”。

      “文旅興縣”的戰略目標正成為現實。今年,該縣將積極爭取市上文旅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著力打造延榆兩地聯合推出的紅色文化行、黃河文化行和黃土文化行3條精品文化旅游線路“橋頭堡”。加快路遙文學村陳列布展進度,打造中國文學愛好者的“精神家園”。全面開放毛澤東詩詞館,舉辦毛澤東詩詞學術研討會,讓“北國風光”成為陜北旅游新IP。

      豐富旅游業態,繁榮旅游經濟。清澗將強化人生影視城后續運營,延伸打造全市首家影視展覽館;改造陜北民俗小院60處,再現《人生》時代場景;推出“宋仁宗賜名”“巧珍出嫁”等實景劇體驗活動,增加游客體驗感。對40個文保單位進行保護性開發,完成陜北道情保護傳承基地主體工程。舉辦中國·清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千人太極拳、沿黃公路馬拉松賽等系列文旅節慶活動,吸引更多游客觀光旅游、住宿消費。

      民生保障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今年,清澗將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00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496個,新增城鎮就業2000人。開工建設保障房1300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0戶。繼續抓好“AI豆科技”“加油木蘭”“養育未來”等項目。用活用好教育獎勵基金,重獎優待一線優秀教師,培育“學者”校長、“工匠”教師。建成投用縣醫院住院樓,實施托育服務中心和基層公共衛生綜合能力提升項目。

      堅守民生底線,力行民之所盼。今年,該縣將做好7515戶14413名城鄉低保人員和1165名特困供養人員的救助幫扶,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扎實做好養老、失業、工傷等保險基金的收繳參保工作,實現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擴面增效。推動“全民健康保”落地落實,增強困難群眾基礎性、兜底性保障。抓好優撫安置、雙擁共建工作,提高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構建?;?、可持續、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

      記者 郝彥豐 通訊員 劉波(照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照片)

      本文來源:榆林日報編輯:郝莉娜

      微信閱讀

      手機閱讀

      APP下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