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q36iv"><s id="q36iv"></s></dfn>

    <th id="q36iv"></th>
    <th id="q36iv"><address id="q36iv"></address></th>
    <th id="q36iv"><video id="q36iv"></video></th>
      歡迎進入榆林網!
      榆林傳媒中心主辦
      <
      >
      首頁 >城市建設 >正文

      尋找城市基層治理最優解

      發布日期:2023-03-28 09:30
      0

      旬陽市金寨鎮寨河社區“城市初心驛站”專門開辟圖書角供群眾休息閱讀。圖為社區居民在查閱資料。 記者 鄭斐攝

      “這里不僅冬暖夏涼、干凈整潔,還能給手機充電、給電動車換電瓶,確實很方便。”3月21日,坐在旬陽市中心城區“城市初心驛站”里休息時,外賣騎手華明表示感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愛。

      近年來,旬陽市通過擴增“城市初心驛站”等硬措施,不斷深化城市黨建“雙融共治”模式,全力推進以“組織同建、陣地同管、要事同辦、環境同治、效果同評”為主的“五同”機制落實,逐步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新格局,建立從社區到小區、街區一體化黨群服務體系,尋找城市基層治理最優解。

      “我們通過‘五同’工作機制加強城市建設,以黨建引領持續強化基層社會治理,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水平,應民呼、解民憂、暖民心,讓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旬陽市委書記陳紅星說。

      觸角延伸,服務群眾更便捷

      電動車越來越多,充電成了問題。架空拉線安全隱患大,上樓更不安全,怎么辦?

      面對群眾這一生活需求,旬陽市城關鎮黨家壩社區麗都小區積極應對,先由樓棟黨小組摸底搜集群眾意見,再由小區黨支部召開居民代表大會集思廣益,最終確定了改造提升方案。選址、設計、施工……黨支部全程參與每一個環節,很快就在小區建起了多個共享充電區,解決了電動車充電難題。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麗都小區黨支部成立以后,很好地發揮了“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作用,推動黨建服務的觸角從鎮黨委向城市社區、小區、樓棟、單元延伸,將過去一些諸如消防通道停車、垃圾亂堆亂放等老大難問題逐一破解。

      今年以來,隨著黨支部的相繼成立,瑞蓮、豐景佳苑、康花園等小區黨群服務中心不斷擴建,并且提檔升級。一大批黨員前來報到,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成員和新就業群體人員主動到小區黨支部報到,參與小區社會治理和群眾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務活動。黨群同心建起“連心橋”,推動黨建更有力度、城市更有“溫度”。

      “有了黨支部,小區換了樣。”麗都小區黨支部書記馬洪偉說,有了問題,黨員盯著辦;遇到事情,黨員沖在前。小區的路燈亮了,亂丟的垃圾沒了,環境自然就美了。

      雙向融入,服務群眾更順暢

      “過去,群眾把問題反映給我們,我們再一個個去找相關部門協調解決,費時又費力。”旬陽市城關鎮老城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兵說,“如今好了,群眾一呼叫,單位來報到,解決問題自然更便捷了。”

      居民反映的問題牽扯方方面面,有些能夠在社區或小區層面解決,有些則需要多部門合力協調。旬陽市堅持黨建引領,實施社區黨組織與結對共建單位黨組織“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通過“雙向融入”實現組織聯建,打破壁壘、統籌力量,讓過去屬于各部門“條塊分割”的資源向社區、小區開放共享。旬陽市明確12個牽頭單位、86個單位,分別與12個城市社區簽訂協議、結對共建,組織2000余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報到領崗,整合盤活資源,協調各方力量,更好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城區人口多、情況復雜,以前老感覺工作起來心有余而力不足?,F在多方共同發力,治理和服務都更順暢了。”城關鎮黨委書記朱代富說,今年以來,城關鎮通過黨建聯席會共商社區發展事項31件,開展共建活動15場,解決群眾民生訴求及服務需求事項221件。

      微光成炬,服務群眾更貼心

      “還記得去年5月的那一天……”68歲的李明連拿出他的“說事記錄本”一邊翻看,一邊給記者介紹,“87戶群眾在旬河邊違規占用河道種了80多畝蔬菜,政府部門要清除,受到群眾阻攔。我從早上到下午逐戶做工作,終于得到大家的理解。后來,動工時再也沒有群眾上前阻攔。”

      李明連在黨家壩社區從事社區工作22年。社區專門為他開設了“老李說事”辦公室,用來調解群眾的糾紛矛盾??衫侠畈幌矚g坐在辦公室,更喜歡到街道上、到群眾家里去說事。誰家有事現場就說,他當場能解答的立即給予答復;對政策把握不準、情況復雜的,他認真記錄,承諾時限給予解答。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李明連現場調解矛盾糾紛50余起、限期辦理群眾訴求75件、與各部門協調聯動為群眾辦理事務37件。

      基層治理的主體和關鍵是人,只有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實現人人有責、人人盡責,才能更好地推進“五同”機制落地落實。旬陽市將12個社區劃分為96個網格,在每個網格都建立黨組織,把社區內機關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聯合起來,構建“黨建+網格”體系,讓黨員志愿者作為“愛心監護人”,更好更便捷為群眾服務。

      如今,在旬陽市,每個社區都有黨員帶頭的議事協調機制,小區黨支部牽頭組建事務聽評會,共建理事會、樓棟議事會等議事平臺,研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并定期對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建單位相關工作進行評價。

      記者 鄭斐 通訊員 王芳勇 李開濤

      本文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小龍

      微信閱讀

      手機閱讀

      APP下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